你去鉆研;他們說不好的,你勤而補之。如此事半功倍,想來勝過閉門造車者萬千。”
孟開平似是生怕她不肯再寫了,又拿自個兒列舉,極力勸她:“當年我練槍,也總擔憂自己練得不,不敢同手過招。可我爹卻我練膽量與臉來。他說我年歲小,便是切磋敗了,人家也多笑話我一句‘初生犢不怕虎’,沒什么好羞的。最最羞人的,是那等紙上談兵者,熬了老大年紀卻只敢同邊熟者較量,嘴上得震天響,結果手就餡……”
師杭聽他越扯越遠,暗自發笑,不安的心緒竟也被撫平了幾分。于是她終是收那書,鄭重:“多謝,我會好生校對的。這份禮,也算是助我一臂之力。去年我便想了,往后還有許多待成之事——我爹爹曾與朱先生有修書之約,他故去,理應由我踐諾。另除四書外,還有曲譜、曲詞等難以放,我兒時曾有編撰此類雜書之念,無奈見識有限。當時不成,如今正好。”
“曲譜曲詞?”孟開平難得聽她說起將來的打算,“收錄這些可絕非易事,戰亂未平,你要去哪?”
師杭淺淺一笑,頷首:“的確不是易事,也許這會耗費我一生的時光。但也正因戰亂紛起,這更是不得不之事。”
說著,師杭將手中的《華集》翻至某頁,上面有她從前評的幾首琵琶琴曲:“杭家的藏書閣中,有不少歷經唐末戰亂留存來的曲譜。可惜,朝代興亡更迭不斷,江山社稷多番易手,杭家覆滅后,那些曲譜多半也都付之一炬了。一家之禍如此,一國之禍如何?等這場仗打完了,本朝本代還能剩什么呢?”
孟開平聽著,難免回憶起他占據師家那日毀壞的大堆書冊墨寶,一時間懊惱不已。
他曾覺得那些東西毫無價值,連雜草都不如,現想想簡直作了大孽,蠢生天了。
可是師杭并沒有怪罪他,只語氣平和地繼續:“我總忍不住猜度,盛唐時那些文人恐怕也不會料到他們隨手寫的曲譜會越來越少、越來越珍貴。王朝氣象萬千之時,誰能綢繆到大廈傾頹之日呢?收錄這些的人太少,雖然費時費力,但每朝每代都必須有人前赴后繼地去,才能教后來者得見。我愿意去這樣的事。”
“先前在各游歷,我已收了些許在手,往后仍需積少成多、筆耕不輟。待見識過更多的風土人之后,說不準哪一日我也能寫成一本游記呢!”
師杭的期許十分好,可孟開平實在擔憂她的安危,連聲叮囑她千萬莫去紅巾軍以外的轄地。他怕自己護不住師杭,更恨無法脫了時刻陪她。
孟開平長嘆一聲:“還未同你說起,我替你答謝張纓,為她指了條明路去浙江。那里苗軍大小勢力眾多,我許諾愿為她供給軍需,且看她能否闖個名堂來。可這會兒聽你這么一說,她不在你邊,我半也放心不……”
孟開平已然思定,他要另遣人護在師杭邊才好,萬不能教她胡亂闖。然而師杭聞了張纓去向后,卻直言:“我該深謝你了,張纓有她自己的志向。君之交淡如,細長,同行一程足矣。我與她分別,不過早晚罷了。”
“筠娘,那我還能幫你些什么呢?”孟開平有些悵然。師杭不是他手的兵,他的能力終歸是有限的。
聞言,師杭思索片刻,驀地笑:“孟元帥,好生善待百姓,再多打些大勝仗罷。待你縱平定天、收復疆土,于我而言,便再無去不得的去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