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樣——就好似四周垂死飄零的落葉一樣——“dissolved to wan wistlessness”(“化為無知覺的空白”),整個人失去了繼續講話的力氣,只能斷斷續續地呻。雖然北風仍卷挾著亡妻的哭訴涌來,但詩人卻早已無力應答。
詩人為何會無力應答?為何會變得如此虛弱?哀慟當然是其中一個原因,但細究整首詩的脈絡,我們不難發現,詩人的哀痛,實際上來源于悔恨。哈代悔恨自己沒有在瑪生前與她好好相:她活著的時候,他為她寫的詩寥寥無幾,卻能在她死后文思泉涌地寫百來首真摯厚重、人淚的悼亡詩,若說沒有悔恨、懺悔、愧疚、自責、祈望彌補這些緒,似乎很難解釋得通。正因這些心理與緒,哈代創作詩歌最好的年華并不是在意氣風發、風華正茂的二十幾歲,也不是在新婚燕爾的三十幾歲,而是在風燭殘年的七十多歲。
再深挖一層,詩人的悔恨與自責從何而來?這種悔恨,實則源于不公。反思妻在世時二人的關系,詩人忽然意識到,自己并沒有公平地對待妻——但,他們再也無法回到“at first, when our day was fair”(見詩第一節)。此,“fair”的作用不僅僅指“當初我們幸福時的容顏”,也不僅僅指二人初遇時風和日麗的夏時節,而也是指二人間合理公正、舉案齊眉、琴瑟和諧的關系。可嘆,哈代的小說作品,特別是晚期成熟的作品如《苔絲》《裘德》,其最動人之是對不人、不公正的社會現象的抗辯,而作者本人卻在妻逝世后才幡然悔悟自己曾經待她的不公。
解析完《聲音》,我想淺談哈代悼亡詩如何對比中國古詩詞中的悼亡詩。哈代的悼亡詩與中國傳統詩詞中的悼亡詩之間最大的差異,似乎是前者講“理”,而后者重“”。如《國風·綠衣》:“綠兮絲兮,女所治兮。” 潘岳《悼亡三首》:“望廬思其人,室想所歷。幃屏無髣髴,翰墨有余跡。芳未及歇,遺掛猶在。” 江淹《悼室人》:“黃夕不織,寧聞梭杼音?涼靄漂虛座,清香空琴。” 蘇軾《江城》:“小軒窗,正梳妝。相顧無言,惟有淚千行。” 元稹《遣悲懷三首》:“惟將終夜長開,報答平生未展眉。” 納蘭德《浣溪沙》:“被酒莫驚睡重,賭書消得潑茶香。當時只是尋常。” 中國古代悼亡詩中多是回憶亡妻在世時的舉止行藏與瑣碎生活片段、幻想詩人自己與亡妻重遇的景象,從而表達詩人對亡妻的思念之,但并非由死亡引發理的反思與思考。即便是元稹《遣悲懷三首》中的悔恨,也只是限于妻在世時家中清貧艱苦,如今自己飛黃騰達,而妻卻未能共富貴的上的惋惜與遺恨。相比之,哈代的悼亡詩不僅限于思念和懷人,反而更著重于理地反思自己對待妻的態度,從而才產生了自責、懺悔、愧疚等緒。
本篇賞析的題目“人生若只如初見”(納蘭德《木蘭花令》)并非悼亡詩,但極好地映襯了《聲音》中夫妻二人的陌路離心,間接呈現了哈代的遺憾和懺悔。但,詩人之所以希望回到初見時刻,并非如納蘭詞中一樣是因為“等閑變卻故人心”,而是于想彌補妻卻為時已晚的遺憾和悔恨。這份無力挽回的遺恨,正是《聲音》最震撼人心之所在。
【參考資料】
[1] Boynton, Owen. "Thomas Hardy,s ,The Voice,." The Andrea Mitchell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Democracy.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rts and Sciences. https://amc.sas.upenn.edu/thomas-hardys-voice.